您好,欢迎光临海口宜坤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图5
    图5

  • 首页大图一
    首页大图一

  • 首页大图二
    首页大图二

  • 首页大图三
    首页大图三

新闻资讯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 详细内容

东莞:千方百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传时间:2018-06-12 13:38:08  浏览次数:382384

“去年走过这里还时常飘来臭味,想不到一年时间就可以实现水质的改善!”近日,广东省环保厅组织媒体记者来到去年仍臭气熏天的茅洲河调查采访时,附近居民对茅洲河水质变化十分感慨。

  茅洲河的水质改善,正在成为东莞奋力推进生态建设的生动缩影。正如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所言,东莞将深入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坚持问题导向攻克重点难点,千方百计打好污染防治战,加快建设美丽东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勇担责任

  实行交办案件领导包案制

  作为茅洲河一级支流,东莞长安人民涌流域内居住人口近4万,工业企业150家,每天排入河涌的污水约2.4万吨,整治前为劣Ⅴ类黑臭水体,其污染整治成效直接影响到茅洲河的水质改善。2017年,东莞市将其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10条黑臭水体之一,通过近一年努力,实现水质的改善。

  东莞通过工业污染源管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河涌污染整治等多项工作,全力推进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5月,茅洲河水质明显改善,与去年同期相比,茅洲河中游断面氨氮含量下降50.6%、总磷含量下降74.4%,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55.9%。

  6月7日上午,冒着瓢泼大雨,梁维东前往长安镇实地督导茅洲河水污染整治工作,他强调,东莞各有关部门和镇街要坚持目标导向,围绕让茅洲河水质变清的总目标,科学系统地推进治水工作。坚决清理“散乱污”企业、严格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严把招商引资环保关,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整体推进治水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填埋场整治、管网建设、河道清淤等重点和难点工程。遇到问题要主动协调,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推动各项工作。

  在茅洲河领域的探索,也正在东莞其他重点污染河涌整治当中铺开。东莞市环保局透露,为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接下来,东莞市将实行交办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同时要求各镇街(园区)做好相关问题整改的跟踪落实工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做好环保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化解矛盾。

  知难而进

  创新举措提升环保执法成效

  生态建设的推进,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也离不开富有创造力的工作执行。

  对此,东莞坚持主动作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先行先试。2017年底至2018年初,东莞市启动环保“亮剑”百日行动,通过市、镇环保部门集中时间,调集力量,创新举措,以目标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依托有效手段,开展精准、有效、严格执法,取得良好成效。

  比如,环保“亮剑”百日行动,东莞主动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群众环境信访纠纷,彻底解决了80宗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信访投诉案件,公开基本情况、攻坚目标、责任单位、经办人和联系方式以及办理结果,接受公众监督。并公开涉水污染物超标企业,接受社会监督。行动期间,环保部门联合司法力量,彻查典型案件;联合法院开展了两期清风行动,对48家典型环保案件进行现场强制执行,查封了31家违法生产企业;联合公安部门,立案侦查2家无证电镀企业涉嫌环境犯罪问题。

  此外,行动拓宽监管执法方式,推动监管执法全覆盖,采取集中用兵、交叉检查、突然袭击等方式,开展了5次网格化地毯式清查。环保部门还通过统分结合分类排查,采取市、镇联合,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先后组织开展东江主干流沿线环境安全海陆联合专项巡查行动,开展湖库式饮用水源取水点环境安全执法检查行动;安排环境专家参与,共对32家环保专业基地和重大环境风险企业进行了督查,推动企业科学防范环境风险,精准消除环境隐患。

  2018年5月,东莞更是启动2018“利剑一号”清废行动,全市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525家,对107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拟立案处理,对30宗环境违法行为共计罚款89万元,36家违法企业被关停,18名环境违法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其中1人被逮捕,6人取保候审),15人被公安部门带走协助调查。截至6月6日,市固废巡查督办和现场处置责组已深入17个镇街40个社区,检查企业或地块79家,发现并交办问题37个。

  当前,东莞正在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散乱污”企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其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已被列入当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8年5月起,东莞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严厉的“散乱污”企业淘汰清退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已依法淘汰整治近1300家“散乱污”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在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行动中并没有“一刀切”,对那些符合产业政策,按要求停产停业的企业,凡符合整改条件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经有关部门审核许可,符合环保、安全生产等要求的,均可以恢复生产。

  整治成效好不好,空气质量说了算。自开展蓝天保卫战行动以来,东莞有效扭转全市1—4月空气质量同比变差的趋势,5月空气质量更实现了同比改善,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0.6%,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2.9个百分点。

  目前,东莞市蓝天保卫战10个牵头部门针对32项主要措施已分别制定了子工作方案,各镇街也制定了实施方案,把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力争进一步优化提升环保执法成效。

  迎难而上

  “科技+宣教”推动环保多元共治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是推动生态建设长远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全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纵观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全民环保意识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水滴石穿的坚持。对此,东莞坚持迎难而上,近年来大力拓展环境宣教,通过创新开展了环境文化节、环境教育基地“1+N”模式等,极大调动企业、公众环保参与,推动环保多元共治。

  6月5日,“美丽东莞 你我同行”第二届东莞市环境文化节开幕活动在东莞塘厦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第二届环境文化节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丰富多彩,未来半年将覆盖全媒体公众宣教类、环境艺术类、自然教育类、绿色公民行动类四大板块18项品牌活动,并在东莞全市范围陆续铺开,预计将吸引数以千计的市民参与。

  “又好玩,又受教育,真的开眼界了。”就在前不久,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的30名环保志愿者受邀走进麻涌环保热电厂,参观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Hello自然课”和生动活泼的垃圾分类课程受到大家一致称赞。

  城市污水垃圾等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是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依托环境教育基地,东莞的环保设施开放体系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另一层面,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东莞市根据省市有关“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求,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管理新形势新问题,已提出未来三年环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建设构想。

  东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环境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有助于高效开展环境管理、监管与服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建设构想,东莞将分三步走,计划自2018年起用三年时间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大数据管理服务机制。 (黄少宏)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杨秀峰)